第五章 添砖加瓦
“哥们还不知道具体工作内容呢,你不得好好唠叨两句,介绍一下啊。”刑超虽然不知道张晓东最近在做什么,作为好友却是按下心头疑惑,帮着解围。
“跟咱们学的市场营销沾边,喊你们过来主要工作就是拉人拉客户,具体内容得实践上手以后才能明白,嘴上三两句也说不清,还是那句话,都是兄弟,想要过来一起创业的随时欢迎。”张晓东诚恳的介绍了大概内容。
人嘛,如果把自己的脾气放在首位,那他做什么事最先想到的肯定是解气为先,怎么说张晓东上辈子活了三十多,这些在他人眼中落面子的小事,对他而言不过寻常。
张晓东对李伟这人的脾性也是了解的,既然对方不愿过来,也不讲究,只希望多年后兄弟若是聚首,别说什么不带他云云。
外国是什么情况不了解不敢说,在华夏,很多事情都是通过饭桌谈拢的,这不是笼统的酒桌文化,而是通过一种面对面交谈,利用面部表情的捕捉确定话语真假的一种办法。
最终过来的只有乔勇、刑超二人,不过在张晓东看来,有两人也差不多够用了。
毕竟,同学都是技校生。
虽说不该以学历看人,但现实情况摆在那里,有学历的再差,放在大环境里比较起来,大多数比技校的人学的快些。
以前的张晓东也觉得自己能力不差,为何被一张纸质凭证拦住,直到现在,做为自主创业的投资人,才算懂得了这些个弯弯道道。
随着乔、刑二人入职,几人的联系相比之前更加紧密,张晓东在之后的两天里通过饭桌聚会确定主客立场,开始布置工作任务。
“咱们兄弟归兄弟,可不能让外人以为我是在忽悠人,这里有两万块钱,你们每人拿一万,算是提前付的一个月工资。”虽说是同学关系,但到了社会,人的心态难免有些变化,张晓东为了让两人安心做事,提前支付一笔薪水也算证明自己不是在胡闹吹牛。
“当然,你我同学一场,这每月一万块钱的工资只是暂时的,做的好的话,工资翻倍什么的都不叫事,以后公司融资上市的时候,分红也不会落下谁,到时候,你我就是公司的元老股东。”
当然,既然进了社会,也不能一味讲同学友谊,一些算是真诚的告诫也是必须的,张晓东紧接着打了记预防针。“做好了大家都得好处,但若是偷懒耍滑,以后虽能在一张桌子上吃饭,分钱可就没那位的事了。”
“必须的东哥,就该这样。”二人一脸喜色。
08年的技校生毕业就能找到一万块一个月的工作,是谁都该偷着乐呵,这工资放在后世也算很高了,刑、乔两人自然无二话。
……
“超哥,明天你在凤台周边转转,看看哪个写字楼有地方出租的,找个楼层租下来,毕竟,咱们都成立公司了,总不能连个开会办公的地方都没有。”三人以同学身份在一个屋檐下做事,如何称呼也是让人头疼的事情。
所幸,张晓东不是死板讲究之人,主动统称‘哥’,这样大家都自在些,不会有那种身份不等的尴尬。
“租多大的?”
“地盘的话,先租上两三个办公室,总面积在1000平左右就行。”也是没钱,要不然,以外卖行当来说,客服这块就有一大堆人手,行政,外卖转送员,做技术的,做市场的,等等。
办公场所小的话人都挤不下。
现在才刚刚起步阶段,张晓东是这样考虑的,先租个小点的凑活,等到平台做起来以后,再把客服这块剥离出去,另外找个大点的地方安置。
“这笔钱待会儿走公司账户划给你,你也知道,公司刚起步,还没找到人手,财务这块你累点,一肩挑吧。”各种地方都得花钱,张晓东干脆把财务这块也丢给刑超。
这样的工作安排也是希望公司在做大以后,有个自己信赖的帮手能够在各部门帮衬自己。
“那我呢,张哥。”乔勇看到同伴分配了任务,也急切的想要表现出自身价值。
“勇哥的话,你就是咱们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部长,负责多多招募人才,做咱们外卖这行,人手一定要多。”张晓东打算把工作中还算重要的人手招募工作交给乔勇。
“招人的时候有一点要注意,骑手方面不需要看他学历,要挑那些真心想赚钱的,能够长期稳定,肯吃苦的人;当然,有兴趣但时间不多,只想做兼职的也要,这两者要区分开来。”张晓东又做补充。
“能全职的月薪5000包住宿包代步工具,兼职的随意,但是没有住宿和交通工具提供,这一点你在招人的时候一定要当众说清楚,省得到时候扯不清。”
外卖行当如今还只是个概念,就连最早产生做外卖想法的王金都得再等一年才进场。
张晓东很是仔细的把具体要求说了一遍,乔勇一边听着,一边拿着手机做记录。
在张晓东的构思中,因为平台属于刚刚成立,做众包模式的兼职送餐员肯定很少,这就需要自己公司充当主力,提供大量的专职送餐员拓展市场。
只有等到平台做大,外卖送餐的模式被广为熟知后,大量兼职骑手进场,才能逐步剥离专职送餐这项业务。
虽说把事物交给了同学兼手下两人手里,张晓东却不敢真放开心思不闻不问,他每天都会在跑市场的空暇时候追问进展和困难,这不,就在辛苦调研的途中,还在打电话问情况。
至于这调研任务么,一个字,吃!
张晓东在各大人流汇集的超市,商场,站台都有留下身影,挨家挨户发传单讲政策。
作为一家外卖平台,商家是一切事物的发端,只有把大量的商家拉到平台来,才能展开后续的工作。
当然,这外卖平台和群众点评还是有区别的,群众点评的出发点是为了发掘更多美食,以及避免雷区。
外卖平台的任务则是发掘更多安全可靠的商家,至于好不好吃,价格是否优惠等问题则留给顾客做出评价。
就好比张晓东眼前的商家,装修看着挺新,像是刚开不久的门店,但不知道是价格或者口味不好的原因,大中午竟然看不到人流出入门店。
张晓东看到这般情形,心里有些考究,笑着走进门店。
“老板想吃点什么。”出来迎客的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男子,看起来挺斯文的样子。
“想吃的东西有点多,怕老板做不过来。”张晓东微笑着开了个玩笑。
“……”老板也有些懵,以前没遇到过这种对话场景的。
“是这样的,我公司做了家线上点餐平台,现在面向商家朋友优惠开放中…”张晓东一边说着一边递给店老板一张A4纸大小的广告纸,纸张上详述了平台的优势和要求。
“谢谢了,我这情况你也看到了,一天卖不了几份饭,都准备关门了。”店老板一听到开头就听不下去了,又来一个推销广告的。
“这正是机会,淘金网和金东听过吧,类似大佬的营销模式,我们通过平台推送你们的产品,为你创造出更多点击率,增加顾客,提高营收…”
“谢谢,真不用。”店老板有些不爽,又不好太过暴躁的说狠话,只想让眼前人赶紧走。
“好吧,这个给你留下,相信你会来找我的。”看这情形,张晓东也不再多说什么,微笑着离开,去往下一家。
一切的拒绝都是因为陌生,一切的机会都处在未来。
人的一生到头会发现,自己错过了很多机遇,也会后悔,但已经无用。
类似的场景发生了很多,可笑的是,生意好点的商家反而会认真听取介绍,生意惨淡往往一脸漠然,很奇怪。
广撒网,多捞鱼,这句话说的一点不差。
第一天是张晓东这位老板亲自上阵发传单,后面几天连带刑超和乔勇招募的十几名员工跟着一起宣传,效果逐渐显露出来。
除开极少部分当场答复签订合同的,很多商家在看到详细介绍后,陆续打电话过来咨询事宜。
对商家来说,纸上内容太有诱惑力了,除开需要给平台支付12%的佣金,其他押金保证金什么的一律不需要。
餐饮行业大家都懂得,做一份赚一份都算是良心卖家。
商家心头一合计,一道餐品卖十块钱的话,自己拿到手上还有九块之多,这跟无本买卖差不多了。
反正门面开着也要交钱,多个渠道当然更好,就算平台失败破产,没有保证金之类的约束,自己也能全身而退,有这种好事,何乐而不为呢。
后世的丑团饱了么这些个平台佣金都在18%左右,张晓东重生前听说丑团的抽成还要往上提。
后世的市场可是挤满了商家,竞争的压力导致商家为了争夺份额,拼命压低餐品价格,利润好似挤干了的海绵,油水全被平台抽走。
张晓东这么做也是没办法的事情,在公司体积很小的时候,若不能压低自身利润率,放任商家攫取利润,他拿什么去占领市场。
当然,张晓东又不是圣人,可不会无偿为商家服务。
张晓东心中畅想着,等到将来,祖团抢先占领了整个山头,拥有话语权的时候,想要创造利润也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。